心灵对话:探索自我本质的内旅程,客观审视内心独白,走向真正解放的自我

《清醒地活》笔记

心灵对话:探寻自我本质的内旅程

在《清醒地活》一书中,作者引导我们展开了一场探索自我的内在旅程。这并非是一次传统意义上借助心理学专家或哲学家的智慧的探索,而是通过聆听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直面那个不断在脑海中喋不休的”自我”。

作者指出,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心独白。这个声音无休止地评论、分析、质疑我们的一举一动。有趣的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却又不自觉地被它所主导。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熟人却想不起她的名字时,内心独白可能会这样响起:”该死,我想不起她的名字了。她叫什么来着?真倒霉,她走过来了。她到底叫什么?莎丽?还是苏?”🤔 这种内心对话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作者建议我们尝试从这个声音中抽离出来,客观地审视它。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个声音同时扮演着对话的双方,不断地自问自答,甚至与自己争论。一项研究显示,普通人每天平均有约6万个想法,其中95%是重复的内容。😮 这种持续不断的内心对话不仅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还可能引发焦虑和失眠等问题。

觉察内在声音:解放自我的关键

作者强调,觉察到这个内在声音的存在是解放自我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个声音并不是真正的”我”,而只是一种心理机制。就像我们观察外部世界一样,我们同样可以观察这个内在的声音,而不被它所控制。

一项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们被要求专注于自己的内心独白时,75%的参与者表示感到不适或焦虑。🧘‍♀️ 这说明我们往往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缺乏了解和控制。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个声音视为一种”发声机制”,而不去判断它所说的内容是好是坏。重要的是认识到,无论这个声音说什么,我们都是那个觉察到它的人。

超越内在对话:走向真正的自我

作者指出,真正的成长在于认识到我们并不是脑海中的声音,而是这个声音的倾听者。很多人试图在无数的内心声音中寻找”真正的自己”,但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真正的自我不是任何一个声音,而是那个能够觉察到所有声音的存在。

研究显示,通过正念冥想等练习,人们可以增强对内心独白的觉察能力,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一项涉及2,000名参与者的长期研究发现,经过8周的正念训练,参与者的焦虑水平平均降低了58%。🌟

作者最后强调,生活的大部分内容都会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展开,而这些力量远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与其被内心的声音所困扰,不如学会客观地观察它,接纳它的存在,但不被它所控制。这种觉察和超越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自我解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