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没有恶意”的推脱,以“善意”优雅反击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话语。有些人说出伤害他人的言语后,往往会用一句轻飘飘的“我没有恶意”来试图息事宁人。 😠 例如,你朋友对你的新发型品头论足,说了一些让你不舒服的话,当你表示不满时,他却耸耸肩说:“我只是实话实说,没有恶意。” 这时候,你大概率会感到更加恼火, ведь “没有恶意”并不代表就可以随意出口伤人。
《反驳的37个技巧》一书中,作者五百田达成提供了一个精妙的应对策略:用“你是善意的哦”来反击。书中指出,那些动辄以“没有恶意”作为挡箭牌的人,往往缺乏同理心,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要没有主观恶意就可以为所欲为。
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当对方说出“我没有恶意”时,你可以微笑着回应:“我知道你是善意的”。 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暗藏锋芒。一方面,它在表面上肯定了对方没有恶意,避免了直接冲突,显得更加得体;另一方面,它也暗示了对方言行之间缺乏考虑,点明了“没有恶意”不等于“合乎情理”。
例如,朋友说:“你这件衣服颜色太老气了吧,不过我没有恶意”。 你可以回应道:“我知道你是善意的,不过每个人对时尚的理解不同,我个人很喜欢这件衣服的颜色”。
这种反击方式巧妙地将问题抛回给对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可能给他人带来不适,同时又不会过于尖锐,避免了关系破裂。
巧用“啊?”“什么?”,四两拨千斤拒绝不合理请求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提出一些让你难以拒绝的请求,即使明知不合理,却依然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 例如,同事总是拜托你帮忙完成他的工作,美其名曰“学习经验”,实际上却是在偷懒。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往往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最终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针对这种“厚脸皮”的人,《反驳的37个技巧》提供了一个简单却出奇有效的应对方法:用“啊?”“什么?”等表示惊讶的语气来拒绝。
书中指出,“厚脸皮”的人往往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习惯于利用他人的善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之所以敢于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是因为他们笃定你会碍于情面不好拒绝。
因此,当你面对这类请求时,不要害怕表现出惊讶,甚至可以略带夸张地说“啊?”“什么?”“你是认真的吗?”
例如,同事又拜托你帮忙完成他的工作,你可以故作惊讶地说:“啊?可是我已经有其他工作要做了。”
这种方式看似简单粗暴,却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它打破了对方预设的“你会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预期,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请求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被接受,从而知难而退。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语气和表情,尽量表现出惊讶和疑惑,而不是愤怒和不满,避免对方误解你的意思。
打破“圈内话题”,用持续提问引导对话方向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热衷于谈论一些你完全不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某个明星的八卦、某款游戏的攻略等等。 😴 你试图转移话题,却发现自己完全插不上话,只能无奈地充当听客的角色。
针对这种情况,《反驳的37个技巧》建议使用“不停地提问”来引导对话方向。
书中指出,那些热衷于“圈内话题”的人,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意识到其他人可能并不感兴趣。
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被动忍受,不如主动出击。你可以针对对方的话题,不停地提出问题,引导对方将话题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例如,朋友滔滔不绝地谈论着某个明星的八卦,你可以问道:“我对这个明星不太了解,你能介绍一下他的作品吗?” 或者“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受欢迎呢?”
通过不断地提问,你可以逐渐将话题引向你更感兴趣的方向,同时也能让对方意识到,谈话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语气和态度,尽量表现出好奇和求知欲,避免对方感到被冒犯。
以“坚决”姿态,摆脱“时间管理黑洞”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总是迟到,事后却用各种理由搪塞,毫无歉意? 😡 长期相处下来,你发现自己总是在迁就对方,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针对这种“时间管理黑洞”,《反驳的37个技巧》建议采取“我不等你了”的坚决姿态。
书中指出,那些习惯性迟到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他们认为迟到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甚至还会将责任推卸到客观因素上。
面对这种情况,与其一再忍让,不如明确表明你的态度。下次对方再迟到时,不要再默默等待,而是直接告诉对方:“我已经到了,先去忙了,你到了再联系我。”
例如,你和朋友约好下午两点看电影,朋友却迟到了半个小时。你可以发信息告诉他:“我已经进场了,你自己找位置吧。”
这种“坚决”的姿态,能够让对方意识到,你对时间有自己的安排,不会无限度地迁就他们的迟到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表达“坚决”态度的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于强硬,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