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迷思,矛盾的现象,行为影响态度之谜,蜥蜴脑法则

《蜥蜴脑法则》笔记

人类决策背后的无意识力量

在《蜥蜴脑法则》这本书中,作者吉姆·柯明斯深入探讨了人类决策背后的无意识力量。威尔逊博士曾指出:“在行为之前,我们会体验到想法。我们会以为是想法导致了行为。事实上,我们有意识的想法和行为可能是由第三种变量,即无意识倾向促成的。”这段话揭示了一个核心观点:许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并非由我们表面上的理性决定,而是由潜藏在心底的无意识驱动。

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例如海尼斯和利比特的实验,说明了决策的过程其实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完成。这些研究发现,大脑在作出决定前的数秒钟就已经活动起来,尽管我们以为是自己在作出选择。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该质疑自由意志的真实性呢?海尼斯博士对此回应说,我们的决定确实是自由的,但并不是由我们的意识主导,而是由大脑的无意识部分主导。

这一科学发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需要使用能够被无意识理解的语言——心智显著性、联想、行为、感情和他人偏好。理性思考在我们绝大多数的决定中只起到微小的作用。当我们做出一个非理性的决定时,用理性很难去改变它。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适应我们与他人沟通和说服的方式。

改变行为而非态度的策略

在书中,吉姆·柯明斯指出,我们不应把他人的态度当成说服的目标,而应该以行为为目标。例如,在一次有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上,我们如果仅仅通过宣传运动改变了人们对驾驶和公共交通的态度,但人们依旧不愿乘坐公共交通,那么即使态度改变了,行为未变,我们的努力也是徒劳的。

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调高停车费来逼迫一些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即使他们还是不喜欢公共交通。这种方式有效地改变了行为,而非仅仅停留在态度的层面。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管是否成功改变了态度,只要行为变了,说服就是成功的。这与我们通常所想的态度先行、行为跟随的传统观念截然不同。

最近的数据支持这种观点。根据心理学研究,态度与行为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弱。人们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更多,而非内心的态度。例如,在一项针对食物购买行为的研究中,结果显示,当超市提供更多健康食品选择时,人们的饮食行为发生了显著改变,即使他们的健康饮食态度没有改变。

智力抗体与确认偏差

改变态度为何如此困难?《蜥蜴脑法则》引入了“智力抗体”和“确认偏差”的概念。智力抗体帮助我们保持既有的态度,这些态度通常通过“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认知”来巩固。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倾向于关注那些强化他们已有态度的信息,而忽视那些削弱他们态度的信息。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保守派观众倾向于观看福克斯新闻,而自由派观众则更喜欢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的节目,因为这些媒体满足了各自观众的态度需求。

选择性认知则是不同的人选择性地解读相同信息的现象。例如,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前,罗姆尼和奥巴马支持者虽然看到的选举数据相同,但他们却会根据自己的预期来解释这些数据。这些智力抗体和确认偏差使态度的改变变得极其困难。为了有效说服他人,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行为,而不是试图直接改变根深蒂固的态度。

行为改变的环境因素

现代心理学进一步验证了环境对行为的巨大影响。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都并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自动化的反应。例如,当超市收银台附近有一篮新鲜的苹果时,我可能会买一个苹果作为回家路上的零食,而不是一支巧克力棒。这种行为改变是环境引导的,而不是态度变化的结果。

针对这种现象,泰勒和桑斯坦在畅销书《助推》中提供了大量例子,说明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更好的决策。2019年,丹麦政府通过一项政策改变了劳动市场上的决策环境,他们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和条件,结果促使大量职员选择了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尽管他们原本的态度并不十分在意这一点。

行为影响态度的实验数据

行为影响态度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研究和验证。认知失调理论指出,当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不适,从而促使态度向行为靠拢。例如,在一项经典的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说出与他们真实态度相违背的话。在之后的回访中,这些参与者的态度显著地向他们所说的话发生了转变。

另一种理论,叫做自我知觉理论,进一步解释了行为如何影响态度。这理论认为,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推导出自己的态度。这意味着做了某些事情后,我们会调整自己的态度以符合这些行为。例如,有研究发现,当人们参加环保活动后,他们的环保态度显著转变,即使他们最初并不关心环保。

通过这些理论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改变不仅是更加直接和有效的策略,且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和改变态度。因此,在设计策略和政策时,我们应更多关注如何先改变行为,而不是一开始就试图改变态度。

这本书通过详细的案例和科学研究,深刻揭示了人类行为与无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改变往往来自于行动,而非单纯的理性思考。理解和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加有效的决策,进而实现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