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场中,勇者无惧,战胜内在自我批评,从经验汲取力量

在竞技场中保持无我的状态

在《超水平发挥》一书中,作者:【美】D.C. 冈萨雷斯与爱丽丝·麦克维,以其独特的洞察力,揭示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心理要素。他们强调,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就必须达到一种“无我”的状态。这种状态并非意味着要运动员完全抛弃自我意识,而是要他们将注意力从自我意识中抽离出来,专注于当下,专注于比赛本身。

作者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个概念:想象一位技艺精湛的音乐家,当他站在舞台中央,面对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如果他总是担心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担心观众对自己的评价,那么他的演奏就很难达到最佳状态。相反,如果他能够忘却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将每一个音符都弹奏得淋漓尽致,那么他的表演就一定会深深地打动每一位听众。

运动员在比赛中也是如此,如果他们总是被自我意识所束缚,担心失败,害怕犯错,那么他们的表现就很难达到最佳状态。相反,如果他们能够专注于比赛本身,专注于自己的技术动作,专注于对手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取得胜利。

压力之下,勇者无惧

在竞技体育中,压力如同影随形,它考验着每一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作者指出,压力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激发出运动员的潜能。然而,如果运动员无法有效地应对压力,那么压力就会像一剂毒药,摧毁他们的自信,瓦解他们的斗志。

书中提供了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技巧,帮助运动员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例如:专注呼吸、肌肉放松、积极的自我对话等等。这些技巧的核心在于帮助运动员将注意力从压力源转移到自身,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作者还强调,运动员在面对压力时,要学会“放下”,放下对结果的过度关注,放下对失败的恐惧,以一种更加轻松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正如一位网球运动员在比赛前夕所说的那样:“我已经准备好了,我已经尽我所能地做好了准备,现在是时候去享受比赛了。”这种“放下”的心态,能够帮助运动员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从而更有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战胜内在的自我批评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批评。作者敏锐地指出,消极的自我对话会像病毒一样侵蚀运动员的自信,让他们在困难面前轻易放弃。

书中以一位摔跤教练的经历为例,阐述了积极的自我对话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这位教练在每次比赛后都会与运动员一起回顾比赛录像,并要求他们在回顾的过程中说出当时的想法。他发现,那些表现出色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总是用积极的语言鼓励自己,即使遇到挫折,他们也能够迅速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到比赛中。而那些表现不佳的运动员,则往往陷入自我批评的泥潭,任由消极的情绪蔓延,最终导致比赛失利。

作者建议运动员通过不断的练习,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替代消极的自我批评,例如将“我做不到”替换成“我可以试试”,将“我太紧张了”替换成“我很兴奋”,将“我一定会失败”替换成“我会全力以赴”。通过这种方式,运动员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从经验中汲取力量

《超水平发挥》这本书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宝贵的心理训练方法,也鼓励他们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力量。作者认为,每一次比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回顾和分析过去的比赛经历,运动员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和战术,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为未来的挑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作者还建议运动员建立一个“心理工具箱”,将那些在过去帮助过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技巧和策略收集起来,以便在未来的比赛中随时取用。例如,一位篮球运动员可能会在自己的“心理工具箱”里放上以下内容:专注呼吸的技巧、积极的自我对话、想象自己投篮命中的画面等等。当他在比赛中遇到压力或者挑战时,就可以从“心理工具箱”中找到合适的工具,帮助自己 преодолеть трудности (overcome difficulties) 💪。

《超水平发挥》这本书以其简洁易懂的语言、丰富生动的案例,为广大运动员提供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它告诉我们,要想在竞技场上取得卓越成就,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更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