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巩固与知识检索,循序渐进地提升学习效果,融会贯通旧经验新体悟

《认知天性》笔记

记忆的巩固与检索的艺术

在《认知天性》中,作者们深入探讨了记忆的巩固与检索的艺术。记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检索和巩固来强化。🔍 书中提到,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重复练习,虽然短期内看似进步迅速,但这些记忆并不会长久保持。相反,如果我们让记忆稍微淡忘一些,通过间隔或穿插内容的方式进行练习,虽然检索过程会更加费力,但所学的东西会更加扎实,以后也更容易检索。

例如,书中提到一个关于打绳结的案例。📖 一个人在城市公园里学习了几种绳结的打法,但由于生活紧张,没有机会练习,很快便忘记了。然而,当他买了一艘小船,需要系锚时,他重新检索了这些知识,并通过有间隔的练习,最终掌握了这些绳结的打法。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检索练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际应用来巩固记忆。

新旧知识的联系与遗忘的必要性

学习新知识时,我们往往需要与已知的知识建立联系。🧠 然而,书中指出,我们的检索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候需要忘记一些旧的知识线索,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例如,一个中年人在学习意大利语时,可能需要先忘记高中时学的法语,因为每次想说意大利语时,脑子里总是跳出法语的词汇。

书中还提到一个关于跳伞消防员的案例。🪂 从军队退役的伞兵想成为跳伞消防员,但由于军队和消防员的跳伞规则不同,他们需要忘记已经成为条件反射的跳伞程序,用新知识替换旧知识。这个案例说明了在学习新知识时,遗忘旧知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重新安排记忆线索来适应新的环境。

检索练习的难度与效果的反比关系

书中还探讨了检索练习的难度与效果之间的反比关系。⚖️ 知识或技能越容易被检索,就越不容易被记住。相反,在检索知识或技能上花费的努力越多,检索练习就越能深化这种记忆。书中提到一个关于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大学棒球队的实验,旨在提高队伍的击打技能。

在实验中,部分队员按标准方式训练,练习45下击球,每组练习15次同一种类型的投球。⚾ 其他队员则参与难度更大的训练,三种球路随机分散出现。实验结果显示,那些练习随机穿插球路的球员击球表现明显更好。这个实验证明了增加练习难度,启用有间隔的、穿插安排的、多样化的练习,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技能。

记忆线索的重新安排与背景的激发

最后,书中讨论了记忆线索的重新安排与背景的激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忘记一些矛盾的、与旧记忆相关的记忆线索,这样才能把记忆线索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朋友杰克刚和琼交往的时候,我们有时会把这一对儿叫成“杰克和吉尔”,因为“杰克和”这个句式勾起了我们对那首老儿歌的深深记忆。

书中还提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例子,叙述者通过一块蘸了酸柠檬花茶的蛋糕的味道,唤起了过去的时光。🍰 这个例子说明了背景可以激发记忆,想打开一把旧锁,就需要正确的钥匙。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所见所闻可以唤醒很多回忆,哪怕是许久不曾想起的陈年旧事。

通过《认知天性》的阅读,我们不仅了解了记忆的巩固与检索的艺术,还学会了如何通过遗忘旧知识、增加练习难度、重新安排记忆线索来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适用于学术学习,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