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共通的渴望
吉姆·柯明斯在《蜥蜴脑法则》中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成功的营销,关键在于精准地把握目标受众的深层欲望,并将其与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主张巧妙地连接起来。换言之,营销的本质,就是用目标受众渴望得到的奖赏,引导他们心甘情愿地采取我们期望的行为。
在浩如烟海的个体差异背后,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共鸣和渴望。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揭示的,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更高层次的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人类的欲望如同阶梯般层层递进。而布朗在《人类的共通性》一书中,则进一步列举了诸如追求地位、渴望吸引力、预测和准备未来、同情和嫉妒他人、以及试图理解他人行为等一系列人类共通行为。这些共通行为,恰恰折射出人类内心深处共通的渴望:被认可、被吸引、掌控未来、与他人产生情感连接以及理解世界。
因此,无论是鼓励青少年留在校园、劝说邻居管束宠物狗,还是说服消费者购买内置英特尔芯片的电子产品,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找准目标受众的深层渴望,并将其与我们所倡导的行为巧妙地联系起来。青少年渴望自由,邻居渴望安全感,而数码产品爱好者则渴望打破平庸、体验刺激。
精准地把握住这些共通的渴望,并将其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奖赏,营销便不再是生硬的推销,而蜕变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心理游戏。
编织奖赏的罗网
如何才能精准地找到那些能够激发目标受众行动力的奖赏呢?《蜥蜴脑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工具:文氏图。试想有两个圆圈,一个代表目标受众的愿望,另一个代表我们建议的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这两个圆圈的交集,便是我们苦苦寻觅的宝藏——那些能够同时满足目标受众愿望,又能通过采取我们建议的行为实现的奖赏。
以鼓励人们消费更多奶酪为例。如果我们建议的行为是在烹饪时使用奶酪,那么可以提供的奖赏就包括:提升菜肴的感官体验(更诱人的香气、更丰富的口感)、简化烹饪过程(奶酪可以作为调味品,增添风味)、赋予菜肴更高的价值感(奶酪通常被视为相对高档的食材)、以及满足情感需求(奶酪可以为家人和朋友带来欢乐)。
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意,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工具,从实用功能、感官体验、情感共鸣和社交价值等多个维度,系统地梳理目标行为可能带来的潜在奖赏。
啤酒大战与心智显著性
《蜥蜴脑法则》指出,在确定了目标受众的渴望和相应的奖赏之后,我们还需要设法提升目标行为和奖赏之间的心智显著性,即让目标受众能够迅速地将两者联系起来。
以啤酒市场为例,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一场争夺消费者心智空间的战争。 🍻 面对消费者对于口感、解渴、以及彰显个性等共通需求,各大品牌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将自身品牌与特定的产品特质和情感价值联系起来。有的品牌主打清爽口感,有的品牌强调男性气概,还有的品牌则试图将自身与成功人士的形象绑定。
提升心智显著性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重复信息、创造记忆点、利用情感共鸣、以及借助名人效应等等。
## 行为与奖赏的共舞
总而言之,《蜥蜴脑法则》为我们揭示了说服的艺术:洞悉目标受众的深层渴望,将目标行为与能够满足这些渴望的奖赏巧妙地连接起来,并不断强化两者之间的心智显著性,最终引导目标受众心甘情愿地采取我们期望的行动。
这就好比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行为和奖赏是舞台上的舞者,而我们则是幕后的编舞者。只有当舞步精准优雅、音乐动人心魄、灯光配合默契之时,才能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