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大脑需要激活,适度施压让神经元舞动,掌握记忆力的密钥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笔记

适度施压,弦歌不辍方能激发大脑活力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一书中,霍瓦斯别出心裁地指出,大脑如同精密的乐器,需要恰到好处的拨动琴弦,方能奏出华美的乐章。若学习或工作沦为一潭死水,日复一日的公式化流程犹如暮鼓晨钟,虽规律却也单调乏味,反而会使人懈怠,记忆力也随之蒙尘。想象一下,每天清晨醒来,都是千篇一律的早餐、一成不变的路线、毫无波澜的工作,大脑神经元逐渐麻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迟缓。这种低强度的压力,如同温水煮青蛙,悄无声息地钝化我们的认知能力。反之,适度而短暂的压力,犹如一剂强心针,能激发大脑的潜能,促进记忆力的提升。🤯
作者强调,在讲授知识或进行演讲时,应避免落入俗套,勇于打破常规,在结构、形式、活动、讨论及故事叙述中融入变化,让听众始终保持新鲜感。例如,一场精彩的TED演讲,演讲者往往会穿插生动的案例、幽默的段子、引人深思的问题,甚至与观众进行互动,让听众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大脑神经元持续活跃,信息也更容易被吸收和记忆。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能够有效地维持听众的警觉性,使大脑处于一种“预备状态”,从而提升记忆新信息的效率。就好比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大脑的神经元也随之活跃起来。例如,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可以将枯燥的史实与生动的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还可以采用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又比如,可以适时地引入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寻找答案。这种积极的思考过程,能够有效地锻炼大脑的认知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陈出新,挑战舒适区是保持思维敏捷的关键

新鲜感是大脑保持活力与敏捷性的核心要素。当我们涉足新的领域,学习新的技能,或置身于陌生的环境时,大脑会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压力,这种压力能够促使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FGF2)稳定流动,进而促进海马体中新神经元的生长。这些新生的神经元如同雨后春笋,为我们处理新信息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使我们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因此,与其沉溺于那些只能提升游戏技能的大脑训练游戏,不如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挑战那些看似令人望而生畏的新事物。不妨尝试学习一门外语,让大脑在全新的语音和语法规则中驰骋;亦可学着演奏一种乐器,让手指在琴键上舞动,奏出动听的旋律;或是尝试烹饪一道异国美食,让味蕾在不同的食材和调料中绽放。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都能给大脑带来意想不到的刺激,使其保持活跃和敏锐。但同时也要注意,切不可将这些新活动视为负担,一旦感到焦虑或压力过大,就应及时放下,劳逸结合方能事半功倍。压力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能助你披荆斩棘,反之则会让你身心俱疲。因此,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适时地调整学习和工作节奏,才能保持大脑的健康和活力。例如,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成 छोटे छोटे 步骤,逐步完成。此外,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冥想、瑜伽等,以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情绪的多样性与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性

书中亦深入探讨了状态依赖性这一概念,强调情绪与记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情绪如同记忆的染色剂,当我们学习时,体内的化学物质会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一种特定的“情绪印记”。这意味着,如果在悲伤的情境下学习,那么在快乐时可能难以回忆起相关内容。为了打破这种状态依赖的桎梏,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丰富多样的情绪元素,在探讨各个话题时,既要挖掘其积极、令人愉悦的一面,也要揭示其消极、令人悲伤的一面。唯有如此,才能使记忆在各种情境下都能被自由调取。但反之,如果某些信息或技能需要在特定场合或情绪环境中才能被充分理解和运用,那么就需要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模拟这些特定的情绪。例如,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时,可以模拟真实的突发事件场景,让学习者在紧张和压力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营造安全感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很多人视接受新知为一种充满压力和威胁的活动,甚至在学习开始前就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演讲者、教师或教练必须在一开始就营造一种心理安全的环境,让学习者感到放松和自在。可以通过提问并真诚倾听回答,展示自己的弱点和不完美,提供选择,以及与学习者合作等方式,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只有当学习者感到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互动和犯错时,才能将紧张的情绪转化为兴奋、有趣等积极情绪,从而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识。

身心并用,重塑对压力的认知是关键

情绪与身体密不可分,因此,许多减压技巧都直接作用于身体层面。通过改变身体的化学物质,我们可以有效地调节情绪。其中,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技巧。当我们吸气时,肺部受体会触发一种化学物质,减缓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当我们呼气时,另一种化学物质又会被释放,降低心率和血压。通过深呼吸,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身体的压力感,为新的情绪解释创造机会。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技巧。通过系统性地绷紧和释放不同的肌肉群,我们可以消耗多余的皮质醇,降低血压和心率,从而缓解身体的压力感。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减压技巧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如冥想、正念和暴露疗法。这些心理减压技巧的主要目的不是消除身体对压力的感觉,而是重新构建对压力的阐释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将压力重新定义为兴奋、有趣或好玩,那么这种认知上的转变也会改变身体中的化学反应。
面对演讲或考试等重要场合中突如其来的大脑空白,深蹲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应对技巧。通过深蹲,我们可以燃烧掉多余的皮质醇,促进深呼吸,从而重新解释身体的感觉,减弱压力循环。即使无法进行深蹲,也可以通过握紧拳头、用力按压桌面或将身体全部重量放到一条稍微弯曲的腿上等动作来模拟深蹲的效果。在度过大脑空白的时刻后,不要回到大脑空白现象发生时的那个点,而要回到之前已经完成的内容,重新回顾已掌握的知识,以便更容易地调取信息、触发联想,从而顺利度过难关。总而言之,适度的压力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而高强度压力或零压力则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情绪是身体内部的感觉,感受是对身体感觉的心理阐释。要善于利用情绪变化来提高记忆力,混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维持适度压力,并时刻警惕状态依赖。只有越早提供安全感,运用身心两个层面的减压技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脑的潜能,实现高效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