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笔记
创新:天时地利与个人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富有创造力的人犹如一块空白的画布,让社会舆论在其中投射出精彩的才华。然而,仅仅相信某些人天生具备创造力是一种过度简化的看法。虽然个人在创造性贡献中不可或缺,但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的作用。坦白而言,许多佼佼者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取得了独到的成就,却未必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天时地利的交汇点。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很多女性都有机会进入科学领域,但只有少数人抓住了机会。
现代研究也表明,创新需要的是系统性的思维。以科技创业领域为例,一项调查显示,成功的创业者中有70%都曾在大公司中有过从业经历,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有过硬的知识基础,还深谙行业标准。在头脑中重塑所学领域的规则,是迈向创造力的关键一步。
深入领域:知识基础与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要想在某个领域内作出创意贡献,必须首先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这一看法适用于科学、艺术及其他众多学科。自从现代科学方法被广泛接受以来,科学家们普遍认可如果没有坚实的物理学基础,做出创造性贡献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艺术家也承认,只有广泛观摩和学习前人的作品,才能创作出有深度有独创性的艺术。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美国发明家雅各布·拉比诺,他强调了“领域”的重要性。拉比诺认为,成为独创性思想者需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这不仅适用于艺术,同时也适用于科学与工程。如果一个人从未接触过音乐,他不可能成为贝多芬。因此,无论是早年的小小差异,还是经过多年专注的研究,最终都会显现出巨大的区别,正如那些现代工程师们所说的“正反馈效应”。
创设环境:支持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造力不仅仅是个人天赋,良好的环境也至关重要。许多成功的人士并非天赋异禀,而是在良好培训、充沛资源和支持的环境下逐步绽放才华。著名的例子包括美国电气工程师约翰·巴丁和德国物理学家海因茨·迈尔莱布尼茨,他们不仅在科学领域内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都曾在知名的研究机构中得到过良好的培训和支持。
🌟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科技公司如Google,也一直在营造一个有助于员工创新的工作环境。例如,他们提供20%的时间给员工用于探索个人兴趣项目,这一政策已经催生了许多成功的产品,如Gmail和Google News。这一成功的策略亦显示,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对于个人才华的发挥有着关键作用。
过滤与评判:从垃圾中找出宝石
在创造性思维中,培养敏锐的评判力尤为重要。拉比诺强调,提出了无数想法和设想之后,能够迅速筛选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无用的,是至关重要的。受过良好训练的人在看到一个复杂或陈旧的想法时,能立即辨识出其问题所在,进而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确实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上。
这种评判能力,就如同科技公司的顶级研发团队一样,他们会定期开展“黑客马拉松”,在短时间内提出大量方案。然而,最终能够落地并推向市场的,只会是那些被认为具备极大潜力和市场需求的项目。这种筛选过程,不仅提高了团队的决策效率,也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多样性与适应力:创新者的共同特征
尽管我们对商业领袖和创造性人才有着较为统一的看法,但事实是他们在性格和风格上往往千差万别,如花旗公司前CEO约翰·里德所言:“这些顶级企业家的风格异常丰富,仅仅在经营业绩上有共同点。” 就科学家和艺术家而言,这一点同样适用。创造力不仅仅是天赋和知识的结合,还需要卓越的适应能力以及无惧失败的成长心态。
总结雅各布·拉比诺等人的经验,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都经历了长期的专业训练,积累了丰富的体验和知识,并且拥有对创新的强烈兴趣和判断力。他们习惯于从无数的想法中迅速筛选出那些具有价值的创意,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开发。
正如亿万富豪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所言:“你花费了多少时间去学习新事物和努力工作,这能明显影响你能够取得的成就。” 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充满可能性与挑战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创造力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