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时的社交技巧,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巧妙地进行眼神交流,熟练地转移话题,中国式社交礼仪,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

读书笔记 |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

善用肢体语言传递积极情绪

在与他人初次见面时,如何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积极友好的情绪,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正如作者所言,”用力握一下别人的手就能让他们晕过去,不得不派人去拿嗅盐唤醒他们一样。”我们需要掌握恰到好处的握手力度,既不能过于用力伤害他人,也不能软弱无力。

同时,面部表情也是一个重要的肢体语言。作者提到,我们应该”面带微笑,和对方简短地对视一下”。过于直勾地盯着对方会让人感到不自在,而过于僵硬的笑容也会显得虚假。相反,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去想象自己正在与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重逢,这样才能自然地绽放出真挚的笑容。

巧妙运用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在初次见面时扮演着重要角色。作者指出,我们需要小心运用眼神。过于长时间的对视会给人一种侵略性的感觉,而目光游离则会让人觉得你心不在焉。

一个技巧是,在说话时可以将眼神在对方的眼睛和嘴部之间转移,并适时点头以示聆听。而在倾听对方时,可以将眼神转向一侧或者望向天花板,这会让人觉得你正在思考和组织语言。

此外,如果想引起某人的注意,可以与之对视并微笑,或者轻轻地向对方打招呼。但切记不要过于盯视他人,这会让人感到不适。

善于转移话题

在社交场合,人们常会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这样的问题。作者提醒我们,如果不想谈论自己的工作,可以巧妙地将话题转移。比如说”我在政府机关工作,因此不能谈论太多。不如你告诉我你的工作怎么样?”或者”既然不能谈论我的工作,不如聊聊天气或者你自己的事情如何?”

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尴尬,还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兴趣和善意,从而促进进一步的交流。

东方案例:中国式社交

在中国的社交场合,人们常常会询问对方的工作和家庭情况。这种做法源于中国传统的重视身份地位和家庭的文化。

比如,一位中国人可能会这样说:”我是一名公务员,负责一些政府事务的协调工作。不过我更喜欢在下班后回家照顾家人,种花草。你呢,你是做什么的?”

这样的回答既没有回避工作的问题,又巧妙地转移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同时,也表达了重视家庭的中国式价值观。这种方式既能维持良好的社交,又能体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总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社交场合善用肢体语言、眼神交流以及话题转移,都能帮助我们营造积极友好的氛围,成为一个有趣的谈话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