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笔记
心理偏见:人类决策的隐形导师
在《思考,快与慢》这部经典之作中,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以其深邃的学术视野,为我们揭开了人类思维的神秘面纱。书中提到的”四重模式”,揭示了人类在面对风险与不确定性时的决策特征。这种模式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也揭示了人类决策中那些深藏的、往被忽视的心理偏见。
首先,让我们从一个生动的案例入手。假设你是一位家长,正在为孩子的安全担忧。研究显示,当使用一种杀虫剂时,每10,000瓶中有15人可能吸入中毒,15个孩子可能中毒。现在有一种更贵的替代品,可以将这两种风险分别降低到5人。你愿意为这种更安全的产品多花多少钱呢?研究发现,家长们愿意多花2.38美元来降低风险,但如果要完全消除风险,他们愿意多花8.09美元,这几乎是原价的3倍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确定性效应”,它告诉我们:人们对”完全没有风险”的渴望远超过对”降低风险”的需求。
可能性效应:概率的迷惑
“可能性效应”是另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它指出,当人们面对低概率事件时,往会过分关注事件本身,而忽略其发生的概率。就像买彩票一样,人们愿意为一张彩票支付远高于其期望值的钱,因为彩票带来的不是概率,而是希望。这种效应解释了为什么即使赢的概率极低,人们仍然愿意参与彩票、赌博等活动。
具体来说,可能性效应在决策中表现为:当结果的概率很小但潜在收益很大时,人们往会选择冒险。例如,彩票行业的繁荣就得益于这种心理机制。即使人们知道赢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足以吸引他们付出远高于预期值的成本。
四重模式:决策的四面性
卡尼曼提出的”四重模式”是理解人类决策行为的重要框架。这个模式将决策分为四种类型:
类型 | 概率 | 情绪 | 决策倾向 | 实际表现 |
---|---|---|---|---|
大概率收益 | 95%赢得10,000美元 | 风险规避 | 宁愿选择确定的9,500美元 | 避免风险 |
小概率收益 | 5%赢得10,000美元 | 冒险 | 宁愿继续赌 | 过分看重小概率 |
大概率损失 | 95%损失10,000美元 | 冒险 | 宁愿接受风险 | 恐惧损失 |
小概率损失 | 5%损失10,000美元 | 风险规避 | 宁愿接受确定的损失 | 过分避免小概率风险 |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人们在面对高概率收益时倾向于规避风险,而在面对低概率收益时则愿意冒险。同样,在面对高概率损失时,人们倾向于冒险,而在面对低概率损失时则倾向于规避风险。这种模式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出看似矛盾的决策。
现实中的应用:法律与商业决策
四重模式在法律和商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的决策往受到这种模式的影响。当原告有很高的胜诉概率时,他们往倾向于规避风险,接受庭外和解;而当胜诉概率较低时,原告则更倾向于冒险,选择打官司。相反,被告在面临高概率损失时,往更倾向于冒险,拒绝庭外和解,而选择继续诉讼。
这种现象在商业决策中同样普遍。例如,企业在面临高概率的市场损失时,往会选择冒险,试图通过扩张或创新来扭转局势;而在面临低概率的市场损失时,企业则更倾向于规避风险,选择稳健的策略。
结语:认知偏见与决策改进
通过对《思考,快与慢》的阅读,我们不仅理解了人类决策中的各种心理偏见,也认识到这些偏见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深远影响。了解这些偏见并不能完全消除它们,但可以帮助我们在决策时更加审慎和理性。正如卡尼曼所说:”我们不是用负面前景的观点观察研究冒险的开先河者,但我们对冒险的研究有个理论框架作支撑,这样研究就会更容易些,这也是我们思想发展的里程碑。”
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理解和管理这些心理偏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组织决策,都需要我们以更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风险与不确定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避免因心理偏见导致的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