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笔记
拨开焦虑迷雾,寻觅呼吸的方寸天地
初读《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宛如在心理的迷宫中寻得一丝光亮。作者并未兜售一蹴而就的灵丹妙药,而是循循善诱,引领读者探索内心深处的焦虑之源。书中提及的“立竿见影”之法,实则是一种呼吸的艺术——方形呼吸法。这不禁令我联想到庄周梦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常常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被焦虑的情绪所裹挟,却忘记了最简单、最原始的自救方式:呼吸。
试想一下,当焦虑如潮水般涌来,呼吸变得急促而短浅,仿佛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颠簸。此时,若能凝神静气,将注意力聚焦于一个方形的物体,如窗棂、画框亦或是电脑屏幕,跟随书中的指引,缓缓吸气,默数四秒,感受空气盈满胸腔;屏住呼吸,再默数四秒,体会片刻的宁静;然后,缓缓呼气,同样默数四秒,将烦恼与压力一并释放;最后,再次屏住呼吸四秒,回归最初的平静。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绪逐渐平复。这看似简单的呼吸练习,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不变应万变。正如苏轼在《定风波》中所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人生的风雨,我们不必惊慌失措,只需保持内心的平静,从容应对,便能化险为夷。
我尝试着将方形呼吸法融入日常生活中。在通勤的地铁上,当拥挤的人潮令人感到烦躁时,我会闭上眼睛,想象面前有一个方形的屏幕,跟随呼吸的节奏,缓缓调整自己的心绪。在工作遇到瓶颈,感到焦虑不安时,我会暂停手中的工作,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的建筑,进行几次深呼吸。奇妙的是,每次练习过后,我的心情都会变得平静许多,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锁。近来,有关职场人士精神状态的调查报告显示,通过冥想和呼吸练习来缓解压力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一项针对美国企业员工的调查表明,有超过30%的员工会利用工作间隙进行冥想或呼吸练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幸福感。🧘🏻♀️🧘🏻这样的数据无疑印证了呼吸的力量。它不仅是一种生理活动,更是一种调节情绪、平衡身心的有效工具。
让身体舞动,释放焦虑的能量
书中还提到了另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运动。当焦虑来袭时,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肌肉也会因此变得紧张,仿佛蓄势待发的弓箭。如果此时选择静坐不动,反而会加剧焦虑的情绪,如同“发动机已经点火却无法发射的火箭”,令人感到浑身不适。正如书中所言,运动是最好的焦虑管理工具之一。它可以顺应身体的自然反应,将体内积聚的能量和应激激素释放出来,从而恢复身心的平衡。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尼采的那句名言:“凡不能杀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焦虑也是如此,它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应对它,便能从中汲取力量,变得更加坚韧。
我开始尝试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不再沉溺于舒适区,而是主动挑战自己。清晨,我会迎着朝阳,慢跑在公园的小径上,感受微风拂过脸庞的惬意;傍晚,我会走进健身房,挥汗如雨地进行力量训练,释放一天的压力。我还加入了瑜伽社团,学习通过伸展和冥想来放松身心。起初,我感到有些吃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爱上了这种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我的身体变得更加轻盈,精神也更加饱满。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应对焦虑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每当焦虑的情绪涌上心头时,我都会选择去运动,让身体在挥洒汗水中得到释放,让心灵在运动的节奏中得到平静。研究表明,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内啡肽的释放,从而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一项针对英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每周进行三次以上运动的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不运动的学生。🏃🏻♀️🏃🏻♀️这样的数据让我更加坚定了运动的信念。它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应对焦虑的有效策略。
抽离思维泥淖,与想法保持适当的距离
书中的一个章节,深入探讨了如何处理焦虑的想法。作者分享了一个童年经历,讲述了她如何在观看《急诊室的故事》后,被对火灾的恐惧所困扰。这种情景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时刻都在运转,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然而,并非所有的想法都是真实的,有些想法只是猜测、记忆或观点,它们可能会受到情绪、身体状态和过往经历的影响。正如书中所言,想法不是事实,而是大脑对现实的一种解读。我们无法阻止焦虑的想法产生,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它们。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与想法保持距离。这并非意味着要压抑或逃避想法,而是要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来观察它们。正如站在岸边观看河流,看着水流从眼前流淌而过,而不是跳入水中,随波逐流。我们可以通过正念冥想来锻炼觉察想法的能力,让想法自然地流动,而不要困在其中。我们也可以识别出焦虑时常出现的思维偏差,如灾难化思维、个人化思维和精神过滤,从而避免被这些偏差所误导。
近些年,正念冥想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心理健康疗法。许多企业和学校都开设了正念课程,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一项针对美国医生的调查显示,参加正念课程的医生, burnout(职业倦怠)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这无疑印证了正念的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从繁忙的生活中抽身出来,专注于当下,与自己的内心建立连接。通过练习正念,我们可以逐渐学会与想法保持距离,不再被它们所左右,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正如书中提到的“距离语言”,我们可以尝试用“我有个想法,就是……”来代替“我肯定会……”,这种微妙的语言变化,能够帮助我们从想法中后退一步,将想法看作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事实。